偉德體育官網黨校第三期--虞柳明談十九大學習體會

發布者:宋昀宜發布時間:2017-12-01瀏覽次數:418

不忘初心,建設美麗中國

-----十九大報告學習心得

十九大召開之際,偉德體育官網黨委組織我們本科生黨員收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式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并組織我們集中學習十九大報告。大會通過的政治報告是黨在新時代開始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這個報告最鮮明的特征就是“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政治報告不僅以“不忘初心”作為大會的主題,而且在整個報告中全文貫穿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十三章三萬多字系統性地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們黨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上也對黨章進行修正,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其中由于十八大以來我的家鄉浙江省在生態環境改革發展明顯,環境得到了很大保護,因此我將結合實際并對報告的第九章“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出我的學習心得:

1.十八大五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毫無疑問的是,生態環境成為國家發展的短板,成為人民生活的痛點。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十八大期間,國家發布實施了三個“十條”,也就是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堅決向污染宣戰。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在這個過程中,還實施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5.7億千瓦,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達到1800多萬輛,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40多項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改革方案,對推動綠色發展、改善環境質量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新的環境保護法2014年通過后,從2015年開始實施,一些新的規定、新的機制在推動企業守法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區域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國酸雨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點的30%下降到了去年的7.2%。在水的方面,地表水國控斷面IIII類水體比例增加到67.8%。森林覆蓋率由本世紀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

2.生態環境問題仍需解決,建設美麗中國提上日程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進入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們在溫飽之后,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九大報告又將“美麗中國”放入要實現的目標之中,體現出在建成小康社會之后,緊跟人民的愿望不懈地努力追求,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國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不僅富起來,還要強起來,美起來,經濟發展不能再以環境為代價,進行粗放式的發展。相反,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提上日程,走長遠可持續發展之路,造福人民,造福后代。

作為學習經濟管理的中南大學生,也應該這個新征程中的一支生力軍,如何建設美麗中國、哪些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

3.經濟角度多途徑實現“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經濟發展不以污染的GDP增長。毫無疑問,部分官員中仍存在GDP是第一的錯誤發展理念。同時,我們知道治理大氣污染對于一些高污染企業的收益肯定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對于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全局來看是必需的,對于整個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會很大。同時我們對于經濟建設的綠色轉型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是等不得也是等不起。

第二,促進污染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生產方式的轉變,這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最重要的途徑。集約型生產方式將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反映在能耗的減少和廢棄物的減少或資源的有效利用。就以浙江省為例,許多污染環境的產業被關停,發展生態旅游產業,辦起民宿。繼續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加強企業的污染防治,內化環境成本,給守法企業有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尤其是整治那些散、亂、污企業,解決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這可以提升了這些行業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效益

第三,以綠色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循環經濟發展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生產生態產品。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履職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政府堅持生態文明建設,保持當地綠水青山,在實踐過程中與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生態產品不僅實現了節能減排,同時人民也對低碳新能源循環經濟等生態產品需求不斷增加。江西能源集團針對煤礦儲量逐漸枯竭,提高其煤礦廢水利用率,高達90%,礦區可綠化覆蓋率超過85%,循環經濟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

第四,把生態環境的優勢不斷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優勢,不斷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生態文明的保護重點在工業,難點卻在農業,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必須找到一條能讓農民利用優秀生態環境而進行致富,進而提高農民們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意識。例如,浙江農村的人民體會到了環境變美帶來的好處,對于政府提出的家家戶戶垃圾分類也開始認真地執行起來。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總動員令。我們作為中南大學子,在這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業,因為我們是兩個一百年的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博文明理,厚德濟世,校訓也一直激勵我們要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偉德體育官網國際商務本科生黨支部虞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