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元寶,最近風頭正勁。
作為國內第一批主動接入 DeepSeek-R1 模型的第三方平臺,背靠騰訊的流量渠道,再加上瘋狂砸錢投廣告,騰訊元寶app目前已經超越字節的“豆包”沖到了蘋果 App Store 效率榜的第二名,僅次于此前爆火的 DeepSeek。
然而,這看似美好的一切背后,實則充滿了騰訊的“小心思”。
比如,把包括QQ和微信在內的騰訊系應用的搜索入口都放上了醒目的“騰訊元寶”廣告;比如,以別人家的模型 DeepSeek-R1 為引子宣傳自家推理模型 混元 T1.
再比如,騰訊元寶的《用戶服務協議》。
最近,騰訊元寶因《用戶服務協議》其中一條內容陷入了“輿論漩渦”。
具體來說,是第5條,知識產權與其他權利。
2天前,騰訊元寶《用戶服務協議-5.知識產權與其他權利》是這么寫的。
5.4 針對您上傳至本服務平臺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作為提示詞的文本或其他一切用于協助騰訊云寶產生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提示性內容)以及您使用本服務生成的內容,您授予騰訊公司及其關聯方一項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分許可/再許可的、非排他、無地域限制的、永久的、免費的許可使用權,以使我們對您上傳的內容以及本服務生成的內容進行存儲、使用、復制、修改、編輯、發布、展示、翻譯、分發上述內容或改編制作派生作品等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模型優化、學術研究、市場營銷、用戶調研),以改善本服務及/或騰訊的產品。
讓我來給你翻譯一下:你上傳到騰訊元寶的所有內容,包括提示詞,以及所有生成的內容,所有權都歸屬騰訊。
這句話是非常恐怖的,因為這意味著你發送給騰訊元寶的所有內容不屬于你了,你用騰訊元寶生成的內容也不屬于你了,騰訊有權對其自由使用、修改、再授權,甚至商業化。
舉個例子。
你用騰訊元寶潤色一篇小說,當你把小說發給它的那一瞬間,這篇小說就不屬于你了,騰訊有權對其增刪改、甚至是發布這篇小說;而你,將不再擁有對小說的完全控制權。
更不用說商業文檔或者個人隱私信息了吧。
騰訊元寶團隊似乎也意識到了這條“霸王條款”的“不妥”,緊急修改了《用戶服務協議》的這一部分內容。
現在最新的《用戶服務協議-5.知識產權與其他權利》是這樣的。
5.3您上傳至本服務平臺的內容以及您使用本服務生成的內容,權利歸您或依法享有該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所有,您使用本服務不會對前述內容及本服務生成的內容的權利歸屬產生影響。但請您注意,本服務生成的內容僅供您個人學習、娛樂使用,未經權利人授權請勿將其用于商業用途。
5.4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針對您上傳至本服務平臺的內容以及您使用本服務生成的內容,為提供、維護和改進我們的服務,您同意授予騰訊公司在全球范圍內一項免費的、可分許可的、非排他的許可使用權,以使我們對前述內容進行處理,例如用于模型優化、品牌推廣與宣傳、用戶調研。如果您不希望我們用于前述目的,您可以根據本協議第13條的方式聯系我們。
講人話:你上傳的內容,包括提示詞什么的,歸屬權仍屬于你。這一點上,應該說是合理多了。騰訊現在不能隨意修改、分發你的作品,不能隨意商業化你的內容。
然而,現在協議百分百安全了嗎?不一定。在 5.4 條款中,明確寫著:騰訊對你上傳和生成的內容仍然保留一定的使用權,如模型優化(用于訓練模型)、品牌推廣與宣傳(用作案例展示)、用戶調研。
所以,如果你很在意隱私和內容控制權,或是你上傳的內容涉及商業機密及個人隱私,最好還是慎重使用騰訊元寶。
相比于騰訊元寶,DeepSeek的《用戶協議》顯得誠意滿滿。
4.2 在符合法律規定和我們的條款的條件下,您對本服務的輸入與輸出享有以下權利:(1)您保留在提交的輸入中擁有的任何權利、所有權和利益(如有);(2)我們將本服務輸出的內容的任何權利、所有權和利益(如有)歸屬于您。(3)您可將本服務的輸入與輸出應用于廣泛的使用場景中,包括個人使用、學術研究、衍生產品開發、訓練其他模型(如模型蒸餾)等。
DeepSeek特意強調“您保留在提交的輸入中擁有的任何權利、所有權和利益”、“我們將本服務輸出的內容的任何權利、所有權和利益(如有)歸屬于您”,意思是輸入和輸出內容的所有權都是你的。
再來看看豆包。
和騰訊元寶更新后的《用戶服務協議》如出一轍:你上傳的內容所有權還屬于你。但豆包有權利用這些內容進行模型優化、品牌推廣。
8.2 你理解并同意,你使用本軟件及相關服務過程中上傳、發布的全部內容歸屬于你,均不因為上傳、發布行為對自己的內容所擁有的權利發生任何改變。同時,為了提升你使用本軟件及相關服務的用戶體驗、使你的內容得到更好的分享和推廣,你授予公司和/或關聯方一項免費的、全球范圍內的、可轉讓的、可分許可及再許可的使用權,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用你的內容,例如用于模型服務優化、品牌推廣與宣傳。
和國內AI工具的簡單粗暴相比,國外的AI產品要“委婉”的多,也更加小心謹慎。
比如OpenAI的ChatGPT和最近很火的馬斯克xAI的Grok。雖然它們也很想拿用戶的對話數據來訓練新模型,但它們好歹在設置里提供了一個開關,用戶可以主動選擇關閉,以拒絕自己上傳和生成的內容被濫用。
ChatGPT的開關如下。
Grok的開關在這里。
建議在使用這些AI產品的小伙伴記得把開關關掉,以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本文鏈接:http://www.tondou.cn/post/1832.html ,轉載需注明文章鏈接來源:http://www.tondou.cn/
- 喜歡(11)
- 不喜歡(1)